《远视教育》之十——教育才是最大的慈善

时间:2018-06-29     阅读次数: 168 次

早上起床,准备把昨天写的那篇文章放进公众号里,然后再发进远恒佳公学工作群。因为那篇文章是写远恒佳公学有关“远视教育”内容的。我不是远恒佳公学的工作人员,我只是他们的朋友,只是一个关注和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作家”,进他们的工作群,无非是做一个“特务”,潜伏在里面,以一个文人的眼光,公正、客观、良知地感受他们办学的甜酸苦辣和暗暗的分享他们前进中的快乐,也好以自己笨拙的文字,问心无愧地告诉我的读者,这所学校到底能不能承载起家乡父老和无数为了孩子的成长而不惜省吃俭用把孩子送去接受优质教育的家长们的期待!我说过,这部书我做“情怀”,为爱而写,为喜欢而写,为情怀而写。我和许多作家是不同的,我很少把自己当成“作家”,既不把自己当成“作家”,也就没考虑到以文为生、写书赚钱!我有稳定的收入,孩子们也长大了,能自食其力,因此,毫不遮掩地说,我犯不着去为了几个“卖字卖文”的钱而写书!写,纯粹是呵护自己的情怀,滋润自己的情感天地。人活着,在衣食无忧的条件具备后,总得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无关乎挣钱出名,无关乎成败得失!

   在公学群里,有个视频,很短,我点开来,是远恒佳公学的校长王振权博士在讲话,估计是例行的早会什么的吧,很随意,很自然,就像几个朋友一起聊天那样。王博士说:“教育才是最大的慈善,我们要像做慈善那样,爱我们的职业,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工作。我们要努力把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拉回到现实的书本学习中,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远远大于玩电子游戏……”当然,原话未必完全如此,不过大意是这样的!他的讲话,因为随意,因为“教育才是最大的慈善”的观点,瞬间把我点拨得心潮澎湃、进而思绪万千了!

   恕我直言,热爱教育,从事过教育,也知道教育的重要,但却从没有想到过教育是最大的慈善事业!我的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上不了那个层次、达不到那个境界!我反复的琢磨,慢慢的就豁然开朗了!是的,教育才是最大的慈善,搞好教育,培养好下一代,比你给社会捐了多少的财物重要得多,多得简直没法比较!

   看过一篇文章,是讲城里的机关干部下乡去搞“精准扶贫”的。作者大概也是个“山沟里”出来的读书人,对乡下的贫困老农富有深厚的同情心。他第一次去扶贫对象家,见穷的不得了,便花2000块钱给这家买了10多只羊,说人烟稀少,房屋四周适合养羊,他还从网上邮购了几本养羊方面的书寄去,嘱他们好好养,养大了他替他们在城里销,也能赚一些钱。他满以为这家子凭他撒下的“爱”的种子,很快可以走出贫穷的困境,谁知半年后怀着喜悦的心情再去那家,一问,10多只羊崽一只不剩,全宰杀吃了!他没有责备,想想,乡下人嘛,或许生活确有困难,吃了就吃了呗,于是又花2000元钱,去集市上重新买了10多只羊崽。有教训在前,这次他一再叮嘱,羊崽要养大后才能赚钱,过早宰杀是不划算的!谁知,人家不领他的情呀,他前脚走,人家后脚又把那10多只羊廉价处理了!这次不是宰杀,是直接赶去集上降价卖了,换回1000多元钱,做了零花!

    这件事给作者的感触是很深的,以至于他最后说道:“真正的扶贫和最好的扶贫,不是送钱送物,是改变贫困者的观念,让他们观念上走出贫困的思维模式,否则,你投入再多,他们也只是脱贫了当下脱贫不了将来!”

   王校长的讲话,无意间让我联想到了此事,也悟出了“教育才是最大的慈善”的道理!要想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地方富裕,不难的,政策稍倾斜就做到了,但要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富裕并强盛不衰,还得依靠教育。教育强,则子孙后代强;子孙后代强,则国家、民族强。纵向的看,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富强的几个朝代,有几个是不重视“教育”的?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科举,哪一样官吏的选拨制度与“教育”无关?横向的比,如今依然强大的那些国家,又有几个不是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的?教育弱而国家强,几乎没有,全世界都没有。所以说,对待贫困者的态度,铐问着有钱人的良知;对待教育者的态度,铐问着有识之士的良知;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铐问着社会的良知;对待思想者的态度,铐问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良知!没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质教育,哪来国家和民族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质的下一代?如此说来,难道教育不是最大的慈善么?

在写这部书之前,我给远恒佳的麦总、程总等几个高管讲了,也和家人讲了,我不谈“报酬”。到了这个年纪,多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于身心健康有好处,过分追逐名利,是要折寿的,多活几年,比啥都强呀!再说,过惯了苦日子,如今吃穿不愁,自个儿生活又那么简单,还拿那么多钱来干啥呢?没有钱,朋友还是朋友,亲戚还是亲戚,若一旦非常有钱了,那么朋友就未必还是朋友,亲戚也未必还是亲戚。我们村里就有个例子,大地主婆,丈夫是国军团长,解放前逃台湾,她拖着一双女儿,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那份累,那份苦,我是亲眼见证了的。改革开放后,侨联找到她,说她丈夫在台湾去世了,留有一些遗产,百多万吧,叫她去领。她去领回了那笔钱,不过好好的一个家就从此散了,两个女儿因遗产分割闹的不可开焦。她原本是健康的,钱分完不到半年去世了。我学历史,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也数不胜数。因此,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官不能做太大、钱不能挣太多。官做大了,你就集了别人的福,你得多做善事,多做好事,把集到身上的别人的福散出去;钱挣多了,是集了别人的财,到时候也得把钱财散出去,多做些慈善和公益的事;否则会不顺不利的。迷信的说法吧,不可全信,不过回报社会也没啥错。因此,决定写这部书前,我就给程总他们说了不谈“报酬”的话。记得当时程总还和我开玩笑,说远恒佳是诚信的企业,只要为公司付出了劳动,就一定要付报酬,那是你的劳动所得,这叫尊重“劳动”!我说:“好吧,若实在要给,实在觉得我们读书人写书不易,所得报酬就拿给我的孩子们好了,我真的不需要!”说此话是一两个月前,换在现在,若还要说此话的话,我想我会用另一种方式了,那就是王博士校长所说的“教育才是最大的慈善”,书若真能赚到钱,将来可不可以拿出一些来做基金,奖励远恒佳公学热爱文学的学生,鼓励他们热爱文学,热爱生活,并且也不要以我的名义!这应当也算是在做“教育”吧,既算是做教育,当然就要称为“慈善”了!我是真心的希望自己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最大的慈善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呢!

忘了介绍,王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新课程教育领军人物,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学会特聘教授,美国加州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国际教育合作者……头衔很多,成就斐然,总之是个双博士学位的顶尖级教育专家吧,不一一列举了。我和他见过几面,一起吃过几次饭,温文尔雅,颇有学者风范。能说出“教育才是最大的慈善”的话来,必定也是非常热爱教育、了解和熟悉教育的了!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老师和学生,好的校长能带出好的教师团队,好的教师团队能教出好的学生,这是教育的“规律”,无数名校证实了此话不谬。凭我的直觉,王校长是能够胜任这一工作和荣誉的,在他的带领下,我坚信长寿湖畔的远恒佳公学一定能为这一方水土培育出一个个出类拔萃的子弟来,否则我也不来写这书了!